图片新闻 老教授协会负责人接受中国社会工作杂志专访

老教授协会负责人接受中国社会工作杂志专访
 
发布者:Admin      文章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 2018-07-27

201868日,协会秘书处及老年学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接受《中国社会工作》杂志记者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专访,围绕人口老龄化及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有关问题介绍协会开展的有关工作,今后工作的设想,并提出有关的建议意见。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友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在“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一章中提出,加强老年人资源开发。

“在老有所为方面,中国老教授协会确实有一批做得非常好的会员,他们为政府建言献策、著书立说、教育培训等等,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社会资源,亟待科学开发利用”。日前,中国老教授协会有关负责人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中国老龄化国情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契机”。

     做培训搞研究,弘扬人口老龄化国情的正能量

今年2月,全国老龄办等14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提出要宣传我国在健康老龄化、老年维权、老年社会参与、老年社会组织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我们协会比较早就把国情教育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虽不完全是老龄化国情教育,但一直孜孜不倦默默承担起这方面的工作”,中国老教授协会秘书长杜林说。

2005年始,中国老教授协会受教育部委托,组织安排各领域老教授、老专家开设课程,面向高校青年教师开展国情教育培训,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其中就涉及人口老龄化国情的培训和教育。

除了开展教育培训,老龄专项研究也是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国情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老教授协会下设老年学与老龄产业专业委员会,从事老龄人口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包括地方政府和老龄工作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课题项目,开展老年学方面的社会调查研究等,为老龄政策创制和完善建言献策。

老年学与老龄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之鹰教授告诉记者,“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从上世纪9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对所谓的‘银发危机’产生恐慌,仿佛长寿有罪一样。”中国社科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熊必俊教授曾对该现象指出,因为人口预期寿命在延长,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国家的强大主要靠科技的进步,而不能简单地用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人口红利考量,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和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源,要有意识地去开发、利用。杜林秘书长对记者说,人口高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家“五位一体”建设发展和文明发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生活水平与健康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高龄化的现象将越明显越突出,但人口高龄化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口老龄化,这是一个基本的理念,应该取得社会的共识。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中国老教授协会归纳了以“五化”为核心的老龄观,即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谐老龄化、成功老龄化和科学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其核心理念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良好。“这是从人道主义讲,不仅要求老年人长寿,还要求老年人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董教授说。

积极老龄化。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提倡“积极老龄化”。“这是人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路径,它以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为三大支柱”。董教授介绍,积极老龄化“要求老年人不仅要健康,还要能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而保障是指权益保障,这涉老年人福利、终身教育权利等方面。”

和谐老龄化。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穆光宗教授曾指出,和谐老龄化“考虑了宏观和微观视野下老年人与年轻人、老年人与家庭、老年人与社会、老年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董教授说:“和谐老龄化很重要,需要从国家制度、社会制度上去做具有‘契合度’的调整,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成功老龄化。“成功老龄化是最全面的老龄化应对战略,涵盖了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谐老龄化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董教授介绍称,成功老龄化是维系老年人个体和外部世界建设性的平衡关系和良性的互动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使老年人的价值实现最大化,达到“老有所成”。与此同时,使整个社会在生产性老龄化的推动下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代际之间的公平和公正以及老年人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全面的协调发展。

科学老龄化。中国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张彦春认为对老龄化的认识还应该包括科学老龄化,因为“老年人有独特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根据老年人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处理老龄化问题很重要。”杜林以延迟退休为例解释道,“女性工人满50岁就退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保障妇女的健康与权益制定的政策,但几十年过去了,随着人们健康状况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改善,人的寿命在延长,体力劳动强度在变化,能够健康工作的时间也比以前有所延长,根据不同群体特点考虑调整退休年龄也是必要的”。

     点燃“银色”高知引擎,强力助推老龄化国情教育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协会以前在开展这方面工作的专门思考还不够,今后将认真研究如何利用我们的队伍、平台和渠道,发挥优势和作用”,杜林告诉记者。

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发布的公报显示,2017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年龄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11.4%,而 2016年末的数据分别为15,003万人和10.8%,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速。“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非常及时,十分必要”,张彦春说。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前提,是要搞清人口老龄化国情是什么。“现在我们对老龄化国情的认识还停留在一般层面上,大家形成共识的完整的、体系化的、系统化的东西还很缺乏”,杜林说,“认清国情就要能够说明它的特点、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关键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还要明确“三体”,即主体、受体和载体。受体指教育对象,“应该面向三类人群开展教育,一是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干部,激发他们围绕老龄化社会和未富先老现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二是面向社会,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待老龄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是老年人自己,鼓励老年人做到六个‘老有’”,中国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薛芳渝说,“主体指实施教育的机构和人,可以是政府部门,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包括中国老教授协会这样的社会组织。载体指教育途径,开展教育要有影像资料、文字材料,还有实施教育的平台和渠道,而非口头说教”。

“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上,中国老教授协会大有可为”。张彦春表示,协会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通过教育培训讲解人口老龄化国情,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国情教育网络培训课程中重点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第二,通过协会自有媒体平台如期刊、网站等谈人口老龄化国情;第三,通过开展活动如给高中生做讲座等,来渗透人口老龄化国情。

“我们有队伍、有平台、有渠道,今后将重点在结合方面多做思考。我们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更多面向的是高校,也会辐射到基础教育领域,这是我们工作的特点,也是优势”,杜林说。

老年性社会组织在老龄化国情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这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最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状况,应发挥向政府建言献策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承担课题项目的研究,为养老机构提供理论引导和规划建议;最后,老年性社会组织的成员就是老年人,开展组织内部的教育宣传和引导,效果会事半功倍”,薛芳渝说。




  阅读:567       文章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