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会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根据十九大报告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重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联系老年科学研究实际,在中国老教授协会和院离退休干部局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学术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紧密联系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1.继续课题研究,熊必俊主持的《社会老年学概论》开题,搜集课题组成员承担的各学科资料,进行写作准备工作;
2.我会与原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合作,继续撰写老年学丛书《老年教育学(新版)》,承担课题《老龄管理学》已完成,提交北京大学出版社,原计划2016年底出版,现延期到2017年底出版,需经历初审、复审、终审等环节;
3.彭克敏策划和主持的湖北省老年大学协会《基层老年教育全覆盖情况的调查》、《推进欠发达地区老年大学服务社会研究》和《老年人学习意愿的深度调查》等课题正在进行中。
二、参加学术会议及有关活动
1.2017年3月-5月参与老年教育的督查调研活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我会成员与文化部离退中心合作,到江苏南京、山东日照、湖南长沙、云南昆明等地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试点单位进行调研,提出对策意见和建议;
2.我会成员分别参加中国老教授协会(11.07)、中国社会科学院(10.31)和成员所在单位组织(11.10)等的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报告会,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各位十九大代表从不同视角解读十九大精神;
3.我会成员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组织台海问题研讨会;
4.我会成员参加中国社科院建院40周年纪念活动,撰写纪念文章“为构建社会老年学一路前行”,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家园版,2017年4月21日;
5.2017年6月8日我会成员参加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与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举办的“全国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座谈会”,对《文化系统老年大学中期督查调研报告》、《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评定标准》进行研讨,提出意见和建议;
6.2017年5月我会成员周朝东到苏南地区抽样调查,到苏州市老年大学、常熟市老年大学、无锡市老年大学、常州市老年大学、常州市老年武进区老年大学、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街道老年学校、镇江市老年大学、镇江市金口区老年大学、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老年大学、南京市群艺老年大学抽样调查,随堂听课,与各校的校长、教务处同志、系班主任、任课教师和老年学员交流,对苏南地区老年教育目前的发展有了基本把握。撰写了《苏南地区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现代化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探究》和《苏南地区实现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等调查报告。
7.2017年5月全国示范老年大学教学成果与经验交流研讨会在南通召开,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瑛作题为“学习《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探索老年大学发展之路”的报告。她在报告中结合相关顶层设计和老龄化战略,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老年大学当前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三、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一)成员周朝东:
1.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是普及老年教育的突破口,载于《上海老年教育研究》2017.1期;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载于《宁波老年教育》2017.2期;
3.协调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是老年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载于《金陵老年大学学报文萃》2017.1期
(二)成员董之鹰:
1.论文“发展老年教育”,走教育现代化之路,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教育版2017年3月2日;
2.论文“老年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研究”,载于《中国老年文化事业发展年度报告(2016)》,《中国老年文化》2017年增刊。
(三)成员彭克敏:
论文“求知达观,康乐有为,——从武汉老年大学看如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实现养生教育”,载于《中国老年文化事业发展年度报告(2016)》,《中国老年文化》2017年增刊。
(四)成员岳瑛:
论文“老年大学参与和推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开发校园文化功能,培训老年文化人才”,载于《中国老年文化事业发展年度报告(2016)》,《中国老年文化》2017年增刊。
(五)成员唐启国
1.论文“从老年大学(学校)发展情况看实现老年教育目标的难度及攻坚克难的对策”.,《金陵老年大学学报文萃》2017(1),约1万字;
2.论文“学科体系的建构与构建老年教育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初探”,《金陵老年大学学报文萃》2017(2),约1.3万字;
(六)成员邵景元
1.《时代呼唤中国特色老年教育》(7000字),载于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文集》(12)2016.12;
2.《继承与创新,求同与存异-----也谈金陵老年大学各抒己见的校本研究》(6400字)载《实践与探索》,南京老年大学协会、金陵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实践与探索》2017年总28辑;
3.《学习发展规划,坚持继往开来》(8000字)中国《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2017年6月号总第562期,《金陵老年大学学报文萃》2017-2
4.《试论中国老年大学生的潜能开发》-----从金陵老年大学《易经》班的教学实践看老年学员的社会价值 (6000 字) 工信部《老干部之友》2017年4月总第27期 (原刊载在《实践与探索》2016年总第27辑)
5.《一样的童心不一样的年轮》(6000字),载于金陵老年大学文史研究院《劲松》2017总第12期
四、参加社会工作
(一)熊必俊教授参加《人民日报》视频讲座,主题为“老年学与老龄问题”;
(二)周朝东编辑并出版《金陵老年大学学报文萃》2017第1-2期(约60多万字),江苏省科技出版社2017年版。
(三)唐启国主编<<实践与探索>>2017一书,28万字;
(四)邵景元讲座
1.《书山有路 厚德博学------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学习与成才》(5800字)。对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同学讲团课发言,发表在南京理工大学离退休工委2016年8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征文选集上;
2.《保卫祖国----时刻准备着-----同步兵连的同志谈对学习与训练的看法》(4700字)。
(五)邵景元撰写回忆文章
1.《战友相逢共忆抗美援朝战争》(5500字)
2.《浴火重生 险中练达》 (18000字)
3.《我的抗美援朝战争后勤工作的回眸》(9000 字)
第二部分:2018年工作计划要点
2018年,我会将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中国老教授协会、院所领导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的领导和关怀下,发挥多学科的优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老年学研究。主要科研计划如下:
一、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1.研究会组织部分学者参与加强老年学学科建设研究,发挥社科院综合学科优势,继续组织撰写《社会老年学概论》;
2.参与撰写《中国老年教育学教程》;
二、组织学会成员参与咨询和学术研讨活动
1.参与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宜居环境联盟的学术研讨活动;
2.参与老年教育的研讨活动。与文化部离退中心合作,对贯彻落实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进行调研,提出对策意见和建议。
3.继续加强与上海、湖北、山东等老龄机构的联系,探讨老年学的研究。